
HR3C奧氏體耐熱鋼具有優(yōu)異的抗高溫蠕變性、抗高溫氧化性和抗煙氣腐蝕性,被廣泛應用于火電機組的過熱器和再熱器中,由于其合金元素含量高于傳統(tǒng)的18Cr-8Ni系列不銹鋼,故高溫服役過程中該鋼組織的演變也有明顯不同。
目前已有不少國內(nèi)外學者對HR3C耐熱鋼高溫服役后的顯微組織演變進行了研究,得到HR3C耐熱鋼管內(nèi)的第二相主要是M23C6、NbCrN和Nb(C,N)相3種,以及少量的MX相、σ相和M6C相[1-3],而HR3C鋼是通過彌散析出的第二相產(chǎn)生沉淀強化,從而獲得了優(yōu)異的高溫力學性能,但隨著高溫服役過程中組織的進一步演變,材料會出現(xiàn)晶界脆化傾向[4-6]。已有研究[7-10]表明,奧氏體耐熱鋼的蠕變破壞源于晶界,因此研究晶界的演變過程對分析HR3C鋼的使用性能尤其重要。
此外,也有學者研究了不同服役時間和溫度下HR3C鋼的顯微組織、力學性能的變化[11],但少有對顯微組織的定量分析,以及顯微組織與力學性能對應關系的研究,且少有相關標準、文章對HR3C鋼組織的老化程度進行評判分級。
筆者主要對某機組同批次的HR3C高溫過熱器鋼管的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進行研究,初步建立起該鋼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關系,并討論不同老化程度時其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特征,結(jié)果可為HR3C鋼的實際應用提供借鑒。
1. 試驗材料及試驗方法
某已運行超過12萬h超超臨界鍋爐的過熱蒸汽出口溫度為605 ℃,蒸汽壓力為26.15 MPa,在高溫過熱器同一管屏上取樣,編號分別為2~6號,根據(jù)煙氣走向及管內(nèi)介質(zhì)流向,2~6號試樣的實際服役溫度依次升高。另取1根同批次但未經(jīng)投運使用的新管,編號為1號試樣,對6根試樣進行金相檢驗、力學性能測試、掃描電鏡(SEM)及能譜分析,測試分析不同服役條件下6根試樣的顯微組織和性能。
由于受熱面管存在迎煙側(cè)與背煙側(cè),不同位置的顯微組織有較大差異,故在管子的同側(cè)截取金相試樣與力學性能試樣,從而保證材料的顯微組織與力學性能一一對應。
2. 試驗結(jié)果及分析
2.1 金相檢驗
使用線切割機在所選取試樣上截取橫截面金相試樣,試樣經(jīng)鑲嵌、打磨、機械拋光后,再使用王水對試樣進行腐蝕。
圖1為6根試樣的顯微組織形貌。由圖1可知:1號試樣為未經(jīng)投運使用的新管,孿晶界比晶界更加清晰,視野內(nèi)不規(guī)則分布著少量第二相;2號和3號試樣顯微組織接近,晶界清晰呈粗線狀,孿晶界不再清晰可見,其中3號試樣比2號試樣晶內(nèi)彌散分布著更多細小的第二相;4號試樣晶界第二相粗化、合并,使得晶界呈條狀,晶內(nèi)有較多的顆粒狀和針狀第二相;5號和6號試樣比4號試樣的晶界粗化更為嚴重,晶內(nèi)第二相數(shù)量、尺寸增大得更為明顯,基體內(nèi)密集分布著顆粒狀和針狀的第二相,晶界部分第二相在制樣過程中脫落,形成黑色的坑洞,其中6號試樣晶內(nèi)遍布著顆粒狀和針狀第二相,使得晶界不再清晰可見。參考DL/T 1422—2015 《18Cr-8Ni系列奧氏體不銹鋼鍋爐管顯微組織老化評級標準》中18Cr-8Ni系列不銹鋼組織老化特征,得到1~6號試樣的顯微組織老化程度依次加重。
2.2 室溫力學性能測試
對選取的6根試樣進行室溫力學性能測試,其抗拉強度及斷后伸長率如圖2所示。由圖2可知:6根試樣的抗拉強度、斷后伸長率均與組織的老化程度呈負相關,即組織的老化程度越高,抗拉強度和斷后伸長率越低。
1號試樣的抗拉強度為878 MPa,斷后伸長率為44%,均為6根試樣的最高值。服役時間超過12萬h試樣的抗拉強度和斷后伸長率則因?qū)嶋H服役環(huán)境而存在較大區(qū)別,其中6號試樣的抗拉強度和斷后伸長率最低,分別為558 MPa和2.5%。根據(jù)ASME SA-213/SA-213M 《鍋爐、過熱器和換熱器用鐵素體和奧氏體合金鋼無縫鋼管規(guī)范》及GB/T 5310—2023《高壓鍋爐用無縫鋼管》的要求,材料為HR3C鋼的高壓鍋爐用無縫鋼管抗拉強度應不低于655 MPa,斷后伸長率應不低于30%,故5號和6號試樣的抗拉強度低于標準要求,2~6號試樣的斷后伸長率均低于標準要求。
2.3 掃描電鏡分析
為了研究HR3C鋼管高溫服役狀態(tài)下顯微組織的變化,使用掃描電鏡觀察各試樣,結(jié)果如圖3所示。由圖3可知:晶界在掃描電鏡的Mix模式下更清晰,且晶界第二相的析出、長大和合并使得晶界寬度明顯增大,可以進行定量分析。晶內(nèi)第二相的尺寸小、形狀多樣、分布不均,且存在第二相脫落的情況,難以對其進行定量分析。
對晶界寬度進行定量時,使用掃描電鏡對每根試樣的1/2壁厚處進行觀察,選取組織均勻的視場進行拍照,并在每張電鏡照片中測量5處晶界寬度,所選晶界應為視野中最寬的晶界或亞晶界,只對相鄰晶粒形成的晶界進行1次測量,從而計算各試樣晶界的平均寬度。
部分用于測量晶界寬度的HR3C鋼試樣SEM形貌如圖4所示,測量結(jié)果如圖5所示。1號試樣的晶界寬度太小,故未對其進行測量。由圖4可知:2號和3號試樣的晶界呈粗線狀,是由顆粒狀第二相相連構成的,各處晶界寬度相近,主要為0.8~1.2 μm;4號試樣的晶界呈粗虛線狀,由粗化成顆粒狀和短棒狀的第二相相連構成,寬度約為1.4 μm;5號和6號試樣的晶界呈斷續(xù)條帶狀,由粗大第二相合并后形成,寬度有明顯增大,分別約為1.7 μm和2.3 μm,其中6號試樣晶界寬度非常不均勻,晶界寬度普遍超過1.8 μm,部分區(qū)域出現(xiàn)超寬的晶界或亞晶界,局部區(qū)域?qū)挾瓤蛇_4 μm;5號和6號試樣的晶界(主要是三晶交界處)開始出現(xiàn)大尺寸第二相,且部分大尺寸第二相在制樣過程中脫落。
晶內(nèi)第二相雖然難以進行定量,但根據(jù)試樣的SEM形貌,可大致將晶內(nèi)第二相的析出情況分成4類。第一類(1號試樣)晶內(nèi)只分布著零星的大尺寸第二相;第二類(2,3號試樣)晶內(nèi)有少量的細小顆粒狀或針狀第二相;第三類(4號試樣)晶內(nèi)第二相開始粗化,部分第二相與晶界第二相尺寸相近,且局部有顆粒狀、針狀和短棒狀第二相密集析出;第四類(5,6號試樣)晶內(nèi)遍布密集析出的顆粒狀、不規(guī)則狀、針狀、短棒狀的第二相。
2.4 能譜分析
為確定HR3C鋼在高溫服役過程中析出第二相的種類,對6號試樣進行能譜分析,結(jié)果如圖6和表1所示。Nb(C,N)相主要是供貨態(tài)鋼管中原有的富Nb相,尺寸較大、形狀不規(guī)則、塑性較差,且與基體結(jié)合力較弱,但該相在服役過程中不會發(fā)生明顯變化。由圖6可知:譜圖1位置為晶內(nèi)大尺寸第二相,富含Nb、N元素,結(jié)合其形貌可知,該相應為富Nb相;譜圖2位置為寬度明顯增大的晶界;譜圖3位置為晶內(nèi)小尺寸單顆粒第二相,譜圖2,3位置的第二相化學成分相同,主要成分為Fe、Cr、Ni元素,且含量相近,為同種第二相,結(jié)合其所處位置及形貌,可知該相為M23C6相;譜圖4位置即為σ相,該相位于三晶交界處,主要化學成分為Fe、Cr、Ni元素。表1已排除C元素后重新進行歸一化處理。
M23C6相在晶界及晶內(nèi)均有析出,但多分布于晶界,尤其是大角晶界處,極易引起晶界的脆性,且隨著服役時間的延長,M23C6相快速長大,在晶界上形成鏈條狀或顆粒狀,晶內(nèi)的M23C6相粗化后形狀不規(guī)則;晶界上已經(jīng)析出的M23C6相會繼續(xù)向著晶內(nèi)生長而變大變厚。NbCrN相分布在晶界附近和基體中,主要分布在位錯線上,呈觸須狀或短棒狀,不會因時效時間的延長而發(fā)生明顯粗化,但數(shù)量會大幅增多。5號和6號試樣晶內(nèi)密集析出的針狀、短棒狀的第二相均為NbCrN相。
此外,在700 ℃和750 ℃長期時效過程中,HR3C鋼晶界會析出四方結(jié)構的σ相[12],且σ相會使奧氏體耐熱鋼的塑性明顯下降[13-14]。
2.5 高溫力學性能測試
綜合考慮所選試樣的顯微組織與室溫力學性能,5號試樣晶界開始出現(xiàn)大尺寸第二相,晶內(nèi)第二相密集析出,且室溫抗拉強度及斷后伸長率均低于標準下限值(655 MPa),故只對5號試樣進行高溫力學性能測試。
在5號試樣上取樣,并對試樣進行650 ℃短時拉伸試驗,得到屈服強度為178 MPa,抗拉強度為381 MPa,斷后伸長率為13.3%,高溫規(guī)定延伸強度符合GB/T 5310—2023的要求。
3. 結(jié)論
(1)未老化(初始態(tài))狀態(tài)下材料的孿晶界比晶界更為明顯,除少量呈不規(guī)則形狀的大尺寸富Nb相外,幾乎觀察不到其他第二相,室溫抗拉強度不小于655 MPa,斷后伸長率不小于30%。
(2)輕度老化狀態(tài)下材料的晶界呈粗線狀,寬度約為1 μm,晶內(nèi)彌散分布著少量細小的顆粒狀M23C6相和針狀NbCrN相,室溫抗拉強度不低于655 MPa,斷后伸長率約為20%。
(3)中度老化狀態(tài)下材料的晶界呈粗虛線狀,寬度約為1.4 μm,晶內(nèi)顆粒狀M23C6相開始粗化,針狀NbCrN相開始大量析出,局部出現(xiàn)第二相密集析出區(qū)域,室溫抗拉強度依舊不低于655 MPa,但斷后伸長率約為15%。
(4)重度老化狀態(tài)下材料的晶界寬度普遍超過1.6 μm,可能出現(xiàn)超寬的晶界或亞晶界,局部寬度可超過4 μm,部分三晶交界處存在大尺寸σ相,晶內(nèi)普遍分布著粗化呈球狀和保持顆粒狀的M23C6相,同時針狀NbCrN相也密集析出,室溫抗拉強度已低于655 MPa,斷后伸長率低于5%。
文章來源——材料與測試網(wǎng)